- 五藏
- ﹝出六波羅蜜經﹞ 藏即含藏之義。 謂經律論等皆能含藏無量法義故也。 〔一、 素呾纜藏〕, 梵語素呾纜, 即修多羅, 華言契經。 謂上契諸佛之理, 下契眾生之機也。 經者, 法也、 常也。 十界同遵之謂法, 三世不易之謂常。 經云: 若彼有情, 樂處山林, 常居閑寂, 修靜慮者, 而為彼說素呾纜藏。 是也。 (十界者, 佛界、 菩薩界、 緣覺界、 聲聞界、 天界、 人界、 修羅界、 餓鬼界、 畜生界、 地獄界也。 三世者, 過去、 現在、 未來也。 ) 〔二、 毗柰耶藏〕, 梵語毗柰耶, 華言律。 律者, 法也。 謂能斷決重輕之罪也。 經云: 若彼有情, 樂習威儀, 護持正法, 一味和合, 令得久住, 而為彼說毗柰耶藏。 是也。 〔三、 阿毗達磨藏〕, 梵語阿毗達磨, 華言無比法, 即論藏也。 謂聖人智慧, 分別法義, 最勝無比。 經云: 若彼有情, 樂說正法, 分別性相, 循環研覈, 究竟甚深, 而為彼說阿毗達磨藏。 是也。 〔四、 般若波羅蜜多藏〕, 梵語般若, 華言智慧。 梵語波羅蜜, 華言到彼岸。 即慧藏也。 謂諸眾生, 由迷般若, 居生死名此岸; 菩薩, 由修般若, 到涅槃, 名彼岸。 經云: 若彼有情, 樂習大乘真實智慧, 離於我、 法執著分別, 而為彼說般若波羅蜜多藏。 是也。 (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) 〔五、 陀羅尼藏〕, 梵語陀羅尼, 華言能持, 亦云咒, 即秘藏也。 謂集種種善法, 持令不失。 經云: 若彼有情, 不能受持契經, 調伏對治; 或復有情, 造諸惡業, 種種重罪, 使得消滅, 速疾解脫, 頓悟涅槃, 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。 是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